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陽金P字山道比賽

2008/12/7
SUNDAY
攝氏 13~20 度
晴天
日出時間: 6:26
長袖車衣, 短車褲, 風衣, 老婆餅x2, Energy In, 燕麥棒x3

今天五點就出門,太陽還沒出來的溫度,是會凍到發抖的。由於上個星期的經驗,
這一次帶了充足的補給品,值得一提的是老婆餅,一片有260大佧,而且又有麥芽糖的成份
,又輕又薄,以前都沒有發現,真是可惜。不過今天的休息站補給充足,只吃了一片老婆餅
,其它的又原封不動的帶回家了。

出發的4千人是很壯觀的,還好秩序維持的還不錯,因為在排隊出發又花了20分鐘,所以一
出發還是慢慢的騎,比賽還是比練習來的有壓力,看到不斷有人超過自己,
心跳屢屢破錶,上小油坑時平均 MHR 95%,抵達休息站下車後先拉拉筋,吃點東西後繼續上
路。接下來面對的是長下坡,除了披上風衣外,腳還是要不停的轉動,並拉拉筋。

騎雙避車參賽的好處這個時候顯現出來了,下坡又穩又快,練習時覺得沒有特別快,沒想到
選手一多時,別人的速度跟我形成對比,一個一個又被我超越。

下到金山後先慢慢騎讓身體熱起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再拉一次筋,準備一次衝上風櫃口
。這一次的 MHR 92%,不過在上風櫃口前2K遇到朋友,下車打屁了10分鐘,身體都快冷掉了
。到風櫃口後再拉一次筋,下坡的時候也不斷伸展。

抵達第3休息站時,覺得今天體力沒控制好,有點透支,接下來的配速可能會有問題。果然
上菁山小鎮之前頻頻休息了2、3次,不過心跳可以維持在 MHR 90%,還有力氣可以衝刺。
從菁山小鎮直上冷水坑,速度跟心跳愈來愈慢,看來過了大樹下應該再吃點東西再上,這一
段的能量補充不及。最後抵達冷水坑共 6:09 時,進步17分鐘,自己覺得很滿意。

如果上小油坑可以維持在 MHR 93%,上冷水坑前補充好能量,全程維持平均 MHR 93% 應該
不是問題,接下來就訓練單位心跳的輸出能量,才有可能更快了。


陽金P字山道賽前一週

2008/11/29
SAT
攝氏 13~18 度
晴天
日出時間: 6:21
長袖車衣, 短車褲, 風衣, 波羅麵包x2, Energy In

今天進行最後一次的耐力訓練,預計以 88% 的最大心跳將 P 字山道全程騎過一遍並測速。
開始計時時間是 AM7:16 ,上陽金的車子已經開始變多了,
而且一路上看到很多車友也在練習,尤其是從國安局開始上到永公路叉路口,
自行車跟公車,卡車爭道最危險。如果不是為了要參賽,
打死我也不會走這一條路上陽明山。
因為車多,騎太慢太難看,所以一路騎上小油坑都在大約 MHR 93% 左右。
在小油坑拉筋加補充麵包後,一路滑下金山,
邊滑還要邊拉筋,才不會冷掉。
在山下的 7-11 補充完水後,用最慢的速度慢慢讓身體熱起來,
往風櫃口前進,這一段維持 MHR 88% 可以直接上風櫃口,
看看時間總共花了四個小時又十分鐘。
補充麵包及拉筋後,往下滑到平等里路口,準備最後一段攻頂。
沒想到在抵達大樹下時脫力,畢竟平常只訓練到2P,
再加上能量補充不足,一坐下來就是休息10分鐘,才繼續往上爬。
過菁山小鎮後,肚子餓加上肌肉已經無力,心跳也只能勉強維持 MHR 83%,
又休息拉筋了三次,才龜速抵達冷水坑,
總共耗時 6:26。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跨入公路車的世界

登山車已經騎了3年了,在山林間越野雖然刺激爽快,但是80%還是騎公路居多。每次在公路的騎乘,巧克力胎的顆粒路感傳到手中,似乎已經是單車生活的一部份了。

曾幾何時,我已經忘記了單純騎車的舒暢感覺,總是覺得騎車就是要衝衝跳跳。大剌剌的美式作風,已經佔劇了我生活中的大半。經過這3年體驗各種林道之後,開始找尋另一種感覺,似乎是一種品味風格,一種騎車的靈魂。就像喝慣了美式咖啡之後,開始想念義式 Espresso 的滴滴相醇,才是品味生活的王道。

我開始找尋可以體驗單純路感的公路自行車,從我的搜尋中得到的答案全部指向鋼管車、古董自行車或是復刻版自行車,其中讓我為之心動的入門車款有 LG 的 LGS-LCR, Bianchi 的復刻版 Ancora 以及 GIOS 的 Airone ,雖然我想要擁有它們其中一部,但是照顧這些車可能讓我淪為車奴,而沒有辦法享受騎車的樂趣。

最後在現實的妥協之下,我決定朝不生銹的材質做為前提,但是排除掉昂貴又不實用的全碳纖全架,我選擇了 Giant OCR Alliance, Merida Road Ride 905, Fuji Roubaix ,但這些都只是當成一般道路或比賽用的權宜之計,正當對這些車無所適從時,我看到了 GIOS 的 BALENO ,優雅的 GIOS Blue ,搭配 Shimano 105 系列變速器,這才是我要的車。

GIOS 在 70 年代所成立的 Brooklyn 車隊橫掃全球各大賽事,至今無人能破其記錄。自1973年沿續至今的 GIOS Blue ,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堅持態度。

沒想到一個星期後,我已經跟車行訂了一台,預計明年二月交車。義大利血統的 GIOS BALENO 將陪伴我騎向下一個階段的感動,期待它的到來。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羅山林道

地點:新竹五峰
時間:2008/10/10 09:30 ~ 17:00
路線:羅山林道
路況:Road: 10% XC: 90%
難度:★☆☆☆☆

羅山林道是一條美麗又容易親近的林道。可惜下高速公路後還要再開一段時間才會到林道起點。
總長15公里,前面3, 4公里由部份水泥路組成,這一段大約從 800m 上升到 1200m 後就不太上升了,
騎到7公里左右路面變比較溼滑,騎到9公里後開始變成小徑,偶爾要下來牽車過溪,
騎到11公里後一條溪谷擋住去路,無法牽過後回頭。

路況平坦好騎,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沿途樹陰多,有杉樹、竹林及群山峽谷可觀賞。

車子停在竹林國小旁的派出所,安全又方便。
我走的時候還買了一包好吃的甜柿。
--------------------------------------------


走122線道看到這個路標後左轉竹63道路

在花園派出所辦入山証

原住民的木雕

隧道中的圖騰

在竹林派出所組裝登山車

羅山林道入口

平坦的水泥道路

V型峽谷

偶爾變成碎石路段

竹林中的林道

林道告示牌

林務局羅山分站

大峭壁

大瀑布

清涼的溪畔,是我們開伙的地方

後段視野還蠻開闊的

開始進入濃密的樹林中了

後段漸漸變成小徑,只能用牽的了

最後被一條不知名的溪流截斷,除非用繩索拉車,否則是過不去的了

回程順便把人車洗一洗

還不算髒啦..

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往翠峰湖的秘徑 - 古魯林道

地點:宜蘭寒溪附近
時間:2008/06/28 09:30 ~ 13:00
路線:寒溪國小 - 古魯林道入口 - 古魯林道 3K 折返 - 寒溪林道 5K 折返
路況:Road: 10% XC: 90%
難度:★★☆☆☆

到林道入口前為柏油路,古魯林道前段及寒溪林道為標準XC林道,古魯林道過古魯溪後變成登山小徑就再也不能前進了。
--------------------------------------------


寒溪橋

組裝自行車

寒溪吊橋

寒溪農場

古魯林道入口

位置示意圖

鐵柵欄上面註明入山須知

一開始的路況是鬆軟的碎石路

叉路右為古魯林道,左為寒溪林道

正巧遇怪手在拓寬林道

芒草林道

路況

山坳溪

遇到古魯溪橫越

清涼的溪水讓人想跳下去泡一下

經過古魯溪後路況變差

斷路,只能扛車前進了

回程去探了一下寒溪林道,整路緩坡騎不到盡頭,只要下山了,看GPS這條一直到海拔2千多公尺,有機會下次可以來騎一下。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雲霧裡的光復林道

地點: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附近
時間:2008/05/25 11:00 ~ 14:00
路線:光復林道癈棄房舍 16K - 道路施工終點 20K
路況:%100 XC
難度:★★☆☆☆
--------------------------------------------

台灣的騎車環境真的是很糟糕,不但不會禮讓單車騎士,還會亂按喇叭。為了不讓友人看到台灣不好的一面,只好帶他深入山中,到無車無人的荒野林道騎車。

之前探訪過的私房路線光復林道就成了首選,雖然會經過16km的檳榔園,不過陡峭的山勢,讓氣溫一下子降了不少,在海拔700公尺處的平台稍做休息,繼續前行到16km處的癈棄小屋,現在已經堆滿修路工人的器具了。看到告示牌才知道20k處在施工,正將登山車組好後,原本被雲霧朧罩的天空開始下起雨來,能見度只剩下10公尺不到,部份的道路被工程車壓爛了,更加泥濘難行,不過看外國人玩的開心,倒也不覺得騎乘後需要清洗的勞累了。

林道裡面幾乎都是在原始森林中騎行,偶爾視野開闊,也僅僅看到對面的群山,沒有河谷也沒有斷崖,因此景色一般。但是看到 GPS 上的指引,林道的終點消失在2千多公尺的高山中,想必還有更多的驚奇吧。只是時間的關係,騎了4k後就回頭了,繼續把這條路線收藏起來吧。



700公尺高的平台,眺望河谷

起霧下雨的林道

每過幾個山坳就會有溪水横過林道

一口氣騎過去

原始的林相,沒有半個人

被工程車壓壞了的路面

霧裡補充點吃的東西,因為時間的關係只好回去囉。

雲霧飄來飄去的,讓人分不清是雲是霧。

回到出發的癈棄房舍,這裡是很好的整裝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