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碟煞有不受氣候影響,不損耗輪圈等優點,但有重量較重,調整不容易的缺點,真正吸引我更換的原因是輪圈變形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還有好看的心理因素。
經過了幾番比較之後,我覺定入手一個二手的 Avid BB7 機械式碟煞 ($2350)。在油壓碟煞當道,國產入門碟煞只要2千多元的行情下,為何反其道而行選擇機械式的碟煞呢?
我對我的單車零件的原則是要在符合高的C/P值下,同時自己有能力可以維修,耐用的產品。油壓碟在油管的裁切、注油作業需要用到專用的工具,油壓碟煞又不能將車架倒立,而好調好用的油壓碟價錢又居高不下的種種考量之下,決定選用頗受好評的機械式碟煞 Avid BB7 。

BB7 有一些獨特的設計,像是可微調卡鉗角度的 CPS (Cliper Position System) ,還有可以不用工具就可以調整碟煞片的位置,以及強大的制動能力。因此 Avid 將 BB7 歸類為高性能類別可見一番。

有了碟煞,當然連原本V煞的輪圈也同時換掉,耐用有多用途當然也是我最重要的考量。最後決定使用 Alex 鋁圈 + 玖鈺花轂 + 彎頭加粗(看不出來?)的14G鋼絲 ($4000)...

Alex DP 20 魚眼輪圈
碟煞的輪圈不能跟V煞的輪圈共用,因為V煞的扭力發生在花轂(用輪圈停止花轂),而碟煞的扭力發生在輪圈上,所以加強魚眼是必要的。特別選用 27mm 的鋁圈,因為我希望可以使用的輪胎在 1.5" ~ 2.3" 之間,T6061雙層鋁圈重量不重,只希望強度不要也縮水才好。

玖鈺花轂 D361SB/D662SB
前二後四培林的,中心軸是紮實的 9/10mm ,而且轉起來還蠻順的,但是跟 Fuji 原廠的同時轉會比較早停止轉動,可能磨合期過後也比較好吧...因為是培林的,如果壞了,只能再換一個了。
最後就是升級完工後的照片了

前輪

全車外觀
完工心得:
完工後發現前碟片有一點歪掉,所以為了要避開磨擦的聲音,必須將卡鉗的間隙調大,因此前煞的游隙較大,感覺煞車效果較差,不過還好 BB7 在安裝的調校方面非常容易,只要用手旋轉橘紅色的轉盤即可,因此當要進入林道前只要再轉緊一點就可以了。而後煞的表現就不錯,手感蠻Q的,我覺得碟煞跟V煞的不同是V煞直接將輪子的反饋跟振動傳回煞把,而碟煞則不會,可以做更細緻的動作。輪組採用培林花轂安靜滑順,耐用度就有待考驗了。
整組搭配起來質感不錯,真期待趕快騎上林到做一個實際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