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年度升級 2/2 - 提升制動性能

升級了避震器後,加強林道騎乘的速度,有速度當然也要煞的住,所以第二波升級就將碟煞列為首選。



碟煞有不受氣候影響,不損耗輪圈等優點,但有重量較重,調整不容易的缺點,真正吸引我更換的原因是輪圈變形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還有好看的心理因素。
經過了幾番比較之後,我覺定入手一個二手的 Avid BB7 機械式碟煞 ($2350)。在油壓碟煞當道,國產入門碟煞只要2千多元的行情下,為何反其道而行選擇機械式的碟煞呢?
我對我的單車零件的原則是要在符合高的C/P值下,同時自己有能力可以維修,耐用的產品。油壓碟在油管的裁切、注油作業需要用到專用的工具,油壓碟煞又不能將車架倒立,而好調好用的油壓碟價錢又居高不下的種種考量之下,決定選用頗受好評的機械式碟煞 Avid BB7 。



BB7 有一些獨特的設計,像是可微調卡鉗角度的 CPS (Cliper Position System) ,還有可以不用工具就可以調整碟煞片的位置,以及強大的制動能力。因此 Avid 將 BB7 歸類為高性能類別可見一番。



有了碟煞,當然連原本V煞的輪圈也同時換掉,耐用有多用途當然也是我最重要的考量。最後決定使用 Alex 鋁圈 + 玖鈺花轂 + 彎頭加粗(看不出來?)的14G鋼絲 ($4000)...



Alex DP 20 魚眼輪圈
碟煞的輪圈不能跟V煞的輪圈共用,因為V煞的扭力發生在花轂(用輪圈停止花轂),而碟煞的扭力發生在輪圈上,所以加強魚眼是必要的。特別選用 27mm 的鋁圈,因為我希望可以使用的輪胎在 1.5" ~ 2.3" 之間,T6061雙層鋁圈重量不重,只希望強度不要也縮水才好。



玖鈺花轂 D361SB/D662SB
前二後四培林的,中心軸是紮實的 9/10mm ,而且轉起來還蠻順的,但是跟 Fuji 原廠的同時轉會比較早停止轉動,可能磨合期過後也比較好吧...因為是培林的,如果壞了,只能再換一個了。


最後就是升級完工後的照片了

前輪

全車外觀

完工心得:
完工後發現前碟片有一點歪掉,所以為了要避開磨擦的聲音,必須將卡鉗的間隙調大,因此前煞的游隙較大,感覺煞車效果較差,不過還好 BB7 在安裝的調校方面非常容易,只要用手旋轉橘紅色的轉盤即可,因此當要進入林道前只要再轉緊一點就可以了。而後煞的表現就不錯,手感蠻Q的,我覺得碟煞跟V煞的不同是V煞直接將輪子的反饋跟振動傳回煞把,而碟煞則不會,可以做更細緻的動作。輪組採用培林花轂安靜滑順,耐用度就有待考驗了。
整組搭配起來質感不錯,真期待趕快騎上林到做一個實際的測試。

2006年8月24日 星期四

車頂行李架的申請方式

[轉貼自二輪人]

有鑑於交通大執法將於7月1日正式展開,為了避免因為在汽車上安裝行李架或攜車架時,會被警察攔下來以「非法改裝」或「危險駕駛」取締...

熱愛騎乘自行車的安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政夫在經過奔波走訪之後,已於3月23日從新竹監理所取得汽車搭載行李架的合法變更執照;以下就是朱政夫先生透露取得合法變更的訣竅。

步驟:

1.行李架已通過台灣車輛檢測中心(ARTC)檢測合格(像來自瑞典的THULE),並將合格貼標貼在行李架的四支腳。

2.準備前往監理所認證所需文件:欲安裝行李架的汽車原始資料(有車型與規格的資料)、行照、汽車保險卡、行李架在ARTC審驗的報告、行李架通過ARTC檢測的合格證明文件(需向販售或代理商索取,並在文件上以打字等方式填上車牌號碼、車身號碼與引擎號碼;不可手寫,但可影印再加上蓋章)、行李架的購買發票(發票金額一定要在新台幣7,000元以下,才不會被扣貨物稅)與行李架的產品購買證明(表格需填寫,以防止轉移使用)

3.當備妥上述資料後,才能前往監理所進行車輛變更驗證;朱先生表示,目前許多監理所對這項法令涉入不深,他是經過多處嘗試後,才在行照上的「車身樣式及附加配備欄」上,加註了「轎式置放架」的行李架改裝合格證明;他並呼籲其他車友應盡快取得執照,已免遭到警方以「危險駕駛」等嚴重違規條文取締。



2006年8月19日 星期六

巴拉卡登大屯山主峰

地點:陽明山
時間:2006/08/19 7:30 ~ 13:00
路線規劃:紅樹林集合 - 北新莊 - 三芝 - 巴拉卡公路 - 大屯山自然公園 - 大屯山助航站 - 紗帽山 - 北投 (53km)
路況:柏油路(100%) + 林道(0%) + 階梯(0%) + 扛車(0%)
難度:★★☆☆☆



今天本來是要再去騎五酒桶山,不過因為前一天下大雨所以臨時改成巴拉卡登大屯山。因為前一天下過雨,今天特別涼爽,這一段路騎起來也格外清鬆,不過在登大屯山那一段因為選錯輪胎加上休養太久,爬的有點吃力。相對於騎公路車的車友,真是羨慕他們的體力...
另外感謝 David 所提供的照片。



中途休息變成了賞車大會



騎到中點再休息一次,巴拉卡公路就是101甲縣道



登頂...居高臨下



証明一下,這裡就是大屯山的頂端了,順著路旁的小路再走約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大屯山主峰。



彎延的氣象站產業道路,2.8公里爬升200公尺。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汐平公路平溪之旅

地點:汐平公路
時間:2006/08/13 6:00 ~ 14:00
路線規劃:北投 - 內湖 - 汐止 - 平溪 - 石碇 - 深坑 - 台北 ( 83km)
路況:柏油路(100%) + 林道(0%) + 階梯(0%) + 扛車(0%)
難度:★★☆☆☆

本來打算為環島做一下長途的訓練,預計到平溪,如果還有時間衝到基隆再走台5線回家,約100公里,沒想到走錯路加上炙熱的天氣,讓這趟行程增加難度,所以給了兩顆星的難度。

原本如果深坑過去,爬上緩緩的小坡,到平溪享受一下悠閒時光再上路,沒想到相信GPS的最短路徑,竟然要爬過一座500m的高山。下次除了規劃路線之外,應該研究一下等高線再做最後的決定。

這一趟行程惟一的收獲 - 平溪好吃的刨冰跟枝仔冰。

2006年8月5日 星期六

五酒桶山半日遊

地點:桃園南崁五酒桶山
路線規劃:林口交流道 - 五酒桶山 - 林口交流道
路況:柏油路(48%) + 林道(48%) + 階梯(0%) + 扛車(4%)
難度:★★☆☆☆



一行人浩浩盪盪的出發,因為轉錯鬧鐘遲到了一個小時,還好還是趕上了。為了節省體力,採用4+2的方式到達南天宮,這裡的視野不錯,居高臨下想必這裡晚上應該有很好的夜景吧。



一開始先騎一段柏油路,繞到五酒桶山的北面,順便暖暖身。



開始上坡了,從五酒桶山的北面是比較陡的碎石坡,必須緩慢並且保持速度前進,不然很容易打滑失去重心,只好下來牽車了。



到達青山寺,趁機休息一下吃碗刨冰,旁邊還有兩位可愛的西施唱歌助幸,疲勞全部不見了。



這裡算是很舒服的林道,樹蔭多,坡道適中,即使下來牽車也不會太累。



林道



林道



五酒桶山,真的有五個酒桶哦。



Paul 製作的 GPS 航跡圖,走過的路線一目了然。南天宮跟環山步道中間還有一條羊稠坑古道,以及從土地公廟往西方看山下有兩個湖,下次有機會再去騎騎看。